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上海市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Shanghai Lixin University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简称“立信”,上海市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上海市击剑专业运动队体教结合改革试点学校,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全国高校诚信文化育人联盟、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应用创新联盟牵头单位,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评估中心、上海市学校体育评估中心落地学校,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2年2月16日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由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学校起始于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于1928年创办的中国现代会计教育事业。学校秉承“立信”校训和“立诚明德、经世致用”的大学精神,以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底蕴,弘扬九十余年办学传统,铸就“诚信为本、学验并重”的人才培养特色,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学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诚信品格、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源地”和“未来金融家的摇篮”,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松江、浦东和徐汇三个校区,15个二级学院、38个本科专业,2011年起学校获得审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资格。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2]1号)文件精神,我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2022年台湾高中毕业生。现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招生简章。
一、报考条件
(一)考生须持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所持证件均需在有限期之内;
(二)参加台湾2022年学测语文、数学、英文考试科目至少有一门达到前标级(含),其余二门均需达到均标级(含)以上的高中毕业生。
二、招生专业与招生计划
招生计划4名,我校将全部满足符合录取条件考生第一志愿。
001会计学 |
002审计学 |
003金融学 |
004应用统计学 |
005金融科技 |
006金融工程(中美合作) |
007国际经济与贸易 |
008法学 |
009税收学 |
010经济学 |
申请我校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可在学校公布的以下招生专业目录中选择4个专业作为本人专业志愿,招生专业目录如下:
三、申请程序及材料寄送
申请学生须于2022年3月31日之前完成线上报名,报名网址:https://zsb.lixin.edu.cn,在“快捷入口”处点击“网上报名”,选择“台湾学测免试生”入口进行在线报名,上传的个人文件材料(含影印本、证明材料与授权书等)请一律转换成PDF格式。
报名结束后,请同时将下列报名材料在报名截止日前快递至(以实际邮寄时间为准)我校招生与就业办公室:
①下载并打印报名系统自动生成的《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022年台湾地区学生入学申请表》;
②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影印本;
③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影印本;
④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考生成绩通知单”影印本(必须加盖中学印章,学测成绩通知单要影印完整,需包含“报名序号”信息);
⑤中学在读证明(需加盖中学印章);
⑥获奖证书及可以体现考生情况的其他材料(仅限高中阶段)复印件。
⑦考生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详见附件1)
上述申请报名材料经中学盖章确认及本人授权签名后并装订成册邮寄到我校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地址: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 学生活动中心416室,收件人:彭老师 18021097201),并在信封上注明“台湾地区学生申请材料”字样。所递交的申请材料一律不予退还。
四、选拔程序
(一)学校将成立专家组,首先根据申请考生所提交的“学测”成绩和报名材料进行报名资格审核;对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学校将在2022年4月18日通过网络远程面试平台对申请考生进行远程综合面试。
(二)学校将根据考生提供的报名材料及专家组远程面试情况,择优确定预录取考生名单并报我校招生领导小组进行审议,审定通过后在我校招生信息网进行公示。
(三)经教育部考试中心对我校预录取考生进行“学测”成绩确认后,学校招生与就业办公室将预录取的学生名单报送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地区学生办公室审核,经审核合格后办理相关录取手续。学校将于7月下旬按照报名时所填写的通讯地址寄发录取通知书,录取考生请按照录取通知书指定的时间来学校报到。
五、学费和其他费用
台湾地区学生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与内地学生一致,所需费用为:学费每生每学年5000元,中外合作每生每学年15000元;住宿费,每生每学年1200元。(以上收费不含教材费、生活费用等)
六、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上海市浦东上川路995号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 学生活动中心416室
邮政编码:201209
联系电话:+86-21-5021-8552
传真电话:+86-21-5021-3407
七、监督与责任追究
1.我校招生工作全程接受学校纪委监察处的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整个招生过程做到标准明确、办法公开、程序规范。监督电话:+86-21-50218636。
2.凡被发现有弄虚作假和舞弊行为者,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报名或录取资格,并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招生政策等追究有关当事人责任。
八、本简章由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负责解释。
资料来源: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会计、金融特色鲜明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和原上海金融学院于2016年6月合并组建而成。“立信”之名源自《论语》“民无信不立”。 学校起源于著名教育家、会计学家、“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1928年创办的立信教育事业。2011年学校获得审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在9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学校被业界誉为中国现代会计教育的发祥地之一和未来金融家摇篮。2018年12月,学校被列为上海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上川路、文翔路和中山西路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多亩。2019年12月,顾唐路新校区建设顺利开工。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7597人,其中本科生17212人,专科生125人,专业硕士研究生260人。学生就业形势良好,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9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学校正式揭牌。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诚信品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是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首批上海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试点校”。2018年1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水平。现有教职工16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近1100人,正高级90余人,副高级340余人,博士650余人。教师中有欧洲科学院院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全国税务领军(后备)人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东方学者、上海东方青年学者,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和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育才奖等优秀教师代表。学校还在业界、学界聘请了一批客座、兼职教授。学校坚持教育对外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国(境)外100多所高校及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学院合作开展金融工程专业(金融科技方向)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欧盟高校合作开展伊拉斯莫斯+项目,与丹麦IBA国际商学院合作举办孔子学院。
学校始终坚持学科引领发展,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导向,构建面向上海现代服务业、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需求的学科发展体系,立足经、管、理、法、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以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统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体,以会计学、金融学为核心,推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分别入选上海高校Ⅰ类、Ⅱ类高原学科。出版并公开发行的《会计与经济研究》入选CSSCI来源期刊。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共有15个二级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7个。拥有会计学、金融学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会计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审计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应用统计学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税收学、经济学、保险学、物流管理4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学、税收学、财政学3个上海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13个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2018年6月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2019年4月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研究生建设引领计划”。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兴校之源,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现有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高校智库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服务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基地、上海市参事工作室、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立信分中心,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非驻会委员工作室等省部级研究机构(平台)5个。
学校坚持把科研创新作为兴校之源,不断提高服务社会能力。现有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2个,上海高校智库2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服务经济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基地、上海市参事工作室、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立信分中心,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非驻会委员工作室等省部级研究机构(平台)5个。
展望未来,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财经大学。
资料来源: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1年3月